您现在的位置是:语文资料网 >>商业资讯
福建省建瓯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资料网18人已围观
简介福建省建瓯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
福建省建瓯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文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和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组成部分,其强调情感的表露要自然而然、居中克制、恰到好处,艺术表达与审美诉求尽量处于平衡、和谐、圆融的格局和状态中。“中和之美”与当下中国文化境遇及大众心灵感受的脉息相通,对当下文学创作某些消极惰性倾向有平衡抑制功能。
“中和之美”切近当下日常生活经验的主体部分。文学的审美取向始终随社会主流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震荡与观念不适后进入了平稳有序的发展期,改革温和渐进,罕有社会结构的大幅调整与价值观念的剧烈变迁。尽管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悲欢离合,但在平衡和平稳的社会大格局下,生活不再是荆天棘地和虎狼扑面,经历的大多也不是惊心动魄和生死抉择。“和风细雨”和“微风小雨”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固然,人生难免有波折,情感也必会有波澜起伏,人格也要顶天立地,批判的锋芒也自不可缺,但就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流气质而言,横眉冷对、歇斯底里、咬牙切齿明显是不自然和非常态的。重提“中和美学”,是因为它本身就切近生活的已然状态。以“中和美学”直面人生,钩沉世态,能较为准确地融构当下的存在经验。
“中和之美”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习惯。“中和美学”是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组成,它已沉淀到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的最深处。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贴近社会,而且要切近心灵;不仅要有思想的张力,而且还要有精神的深度。一些文艺创作固然可以通过欲望煽情与极致人格书写产生的强烈风格而获得某种吸引力,但其影响只能是暂时性和有限性的,因为它的本质是刺激性的和消费性的。真正不沉于时间渊薮的富于成就的文学都是关注人的生存,歌颂人的美好天性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中和美学”更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欣赏心理,它与当下中国人的心灵生活及大众生活精神主脉互息互通。自觉贯彻“中和美学”的文艺创作传递的观念和经验,可以令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分享共同的情感与理念,获得真正的共鸣和相似的联想。
相关文章
2014年福建省高考作文“空谷与栈道”优秀范文(14篇)
语文2014福建高考作文“空谷与栈道”范文福建作文题: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峭壁,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空谷之中,以心寻路韩梦圆寂静幽深的空谷,只有萧瑟的风声伴随孤独的旅者。无
18语文资料网【语文】
阅读更多福建省华安县2019届高三高职招考第一次月考(面向普通高中)试题
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每题3分,共9分)。中西方在饮食、服饰与住房等方面的消费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冲突,但从现实来看,每一种消费习惯
18语文资料网【语文】
阅读更多福建省漳州八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高职单招)语文试卷
语文2016届高职高考漳州八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2015.12.25一、默写(12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1)师者,。(韩愈《师说》)(2)积善成德,,
18语文资料网【语文】
阅读更多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
语文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一、命题依据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
18语文资料网【语文】
阅读更多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
语文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一、命题依据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
18语文资料网【语文】
阅读更多